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正文

襄阳启动襄水古道修复工程 打造开放城市河滨休闲廊道

  • 2021-09-27 09:21:31 来源:湖北日报

全线提升防洪标准、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一带五区二十八景”、营造诗意栖居生态环境、推进山水城共融……为了让襄水重现水清、岸绿、景美的历史风貌,传承襄阳历史文脉,襄阳市9月27日启动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工程。

襄水俗称南渠,全长15公里,距今已有2800余年历史,沿线拥有10余处历史遗迹,如刘备马跃檀溪处、凤林关射杀孙坚处、堕泪碑、沉潭碑、刘表墓、杜甫墓等。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襄阳多次对襄水进行分段治理,但受限于长期无活水注入、污水污泥淤积等原因,导致襄水水质变差,少数渠段还成了藏污纳垢的“臭水沟”。

今年以来,襄阳市邀请国内顶级专家团队就“襄水古道修复工程”反复调研论证,于9月中旬编制完成《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工程专项规划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显示,该项目始于襄城区宋包水库,沿襄南大道、环城南路、胜利街至凤林古渡处,汇入汉江,建设内容包括襄水全域15公里水生态修复、河道清淤、暗渠生态改造、房屋拆迁、景观提升等。

《方案》要求从五个方面推陈出新,描绘一幅自然生态的襄水文化长卷。一是坚持安全第一,在防洪基础上进行生态景观设计;二是找回历史碎片,还原襄水记忆;三是营造自然生态的襄水廊道;四是构建文化设施,展示体验襄水独有的文化韵味;五是丰富市民生活,找到宁静的栖息之所。

“襄水是襄阳的母亲河,是襄阳的文脉,承载着历史记忆,它的岸线修复和生态提升,对襄阳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提升有着重要作用。”襄阳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后将呈现出“一带五区二十八景”的布局——即襄阳诗意栖居的风光带,串联起襄水源景区、鸭湖景区、檀溪景区、岘首山景区、凤林古渡景区五大景区,共28处景点。在此基础上,合理配置休闲活动台和文化设施,为襄阳市民打造一条开放的城市河滨休闲廊道。(记者赵峰、通讯员江伟兵、何丽)

标签: 修复工程 襄水古道 休闲廊道 分段治理

推荐阅读

龙华:数字能源释放澎湃动能 全力打造“鹏城智能体”“数字中国”龙华样板

110克氢量可跑120公里,每万公里减排二氧化碳225公斤。近日,大湾区首个氢能电动自行车场景试验在龙华区...

“圳品”销售总额已突破10亿元 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的追求

日前,我市100家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品质示范 服务万家圳品推广活动。现场展示的产品包括蔬菜、谷物、...

蕉岭县大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 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春去夏至,连日的雨水为寿乡的土地带来了新活力,也为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带来了希望。沿着山路走进平整后...

梅江区多措并举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近年来,共青团梅江区委员会(下称团梅江区委)...

梅江消防走进医疗机构开展消防培训 为保障辖区医疗机构消防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日前,梅江消防走进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开展梅江区卫健系统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培训组织医务人员观看了医...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经济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